(1840年鴉片戰爭——1949年)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83-1885年中法戰爭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義 辛亥革命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
1915年9月15日 《新青年》上海創刊,初名為《青年雜志》,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號改名為《新青年》。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
1919年5月 五四運動
1920年8月 陳獨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
1920年10月 北京共產黨組織成立,李大釗為書記
1921年7月23日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1月 香港海員大罷工。
1922年7月16日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
1922年9月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1922年10月 唐山開灤煤礦工人大罷工
1923年2月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二七慘案”
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5年5月 五卅慘案
1925年6月 省港大罷工
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4月12日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義
1927年8月7日 八七會議
1927年10月 毛澤東在井岡山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1928年4月 井岡山會師
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等領導開辟贛南閩西根據地,中華蘇維埃政權相繼成立
1929年12月 古田會議
1931年九一八事變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遵義會議。
1935年12月9日 一二九學生運動
1935年12月 瓦窯堡會議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變
1937年1月 中共中央領導機關遷駐延安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日戰爭爆發。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 洛川會議
1937年9月 平型關首戰告捷
1938年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講演
1938年9月至11月 黨在延安召開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 百團大戰。
1941年至1942年 中國共產黨領導根據地軍民開展反“掃蕩”斗爭。
1942年整風運動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 中共七大
1945年8月15日 日本無條件投降,抗戰勝利
1945年8月 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
1946年6月 全國規模的內戰爆發。
1947年6月 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大軍挺進大別山。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1949年3月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河北省西柏坡村召開。
1949年4月23日 南京解放,宣布了國民黨反動統治覆滅。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
1949年9月30日晚舉行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78年)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10月上旬中共中央派遣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開展了抗美援朝的運動。
1950年冬至1953年春 土地改革運動。
1951年12月—1952年下半年 全國開展大規模的“三反”、“五反”運動。
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
1953年1月起 開始執行國家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1956年9月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1956年底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4月至1958年夏 全黨開展整風運動和反右派斗爭。
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各項任務都大幅度超額完成
1958年底 “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1960年冬中共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
1964年10月 中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
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標志著“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發動。
1971年9月13日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
1971年10月25日 聯合國大會第二十六屆會議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1972年2月28日 中美兩國發表上海聯合公報,標志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1975年,在四屆人大會議上,周恩來總理重申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
1976年4月,在天安門廣場上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怒斥“四人幫”的革命運動
1976年9月9日 毛澤東逝世
1976年10月6日 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
1978年5月,《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展開了全國范圍的真理標準大討論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1992年)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
1979年1月18日至4月3日 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在北京召開,鄧小平在會上作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鄧小平在開幕詞中提出:“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由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1982年9月13日 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
1983年10月11日和12日中共十二屆二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整黨的決定》。
1984年1月,鄧小平視察深圳、珠海、廈門等經濟特區
1984年5月,黨中央決定開放大連等14個沿海開放城市
1984年10月20日 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1985年9月18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
1986年11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實施發展高科技“八六三計劃”。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
1989年11月6日至9日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
1990年3月9日至12日中共中央十三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決定》。
1990年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1992年1月21日至24日 全國黨員教育工作會議在京舉行。
1992年初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發表了重要談話。
(1992年——2002年)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江澤民向大會作題為《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的報告。
1992年十四屆一中全會上,江澤民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
1993年8月江澤民在中紀委第二次全會上的講話,確立了新時期反腐敗斗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格局和工作重點。
1995年5月23日 我國外交部就美國政府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宣布允許李登輝對美國進行所謂的“私人訪問”一事發表聲明,并向美國提出強烈抗議。
1995年我國經濟提前實現原定世紀末比1980年翻兩番的目標
1996年10月7日至10日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逝世
1997年7月1日 中國政府成功地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黨的十五大在北京舉行。
1998年長江的抗洪斗爭,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幾百萬軍民英勇奮斗,取得了全面勝利。
1999年7月19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共產黨員不準修煉“法論大法”的通知》。
1999年10月1日 舉行建國50周年大閱兵
1999年12月20 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
2000年2月21 日至25日江澤民同志在廣東考察工作時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001年2月19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江澤民向吳文俊、袁隆平頒發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1年4月1日 美國EP-3-型軍用偵察機違反飛行規則在我國海南島東南上空撞毀我軍用飛機,導致中方飛行員王偉犧牲。
2001年6月15日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會議在上海舉行。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
2001年7月13日晚 當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成功的消息傳來,聚集在中華世紀壇和自發來到天門廣場的各界群眾爆發出排山倒海般的歡呼。
2001年10月21日 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舉行,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行這樣高級別的大型國際會議。
2001年11月10日 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以全體協商一致的方式,審議并通過了中國加入WTO的決定,標志著中國長達15年復關和加入WTO進程的結束。
2002年 8月5日 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新聞發言人就陳水扁“一邊一國”的言論發表聲明:“我們嚴正警告臺灣分裂勢力,不要錯判形勢,立即懸崖勒馬,停止一切分裂活動。”
2002年10月22日-25日 江澤民訪問美國,與布什總統會晤。
2002年11月8日-14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舉行。
(2002年——今)
2003年3月5日 全國人大十屆一次會議在京舉行。會議選舉胡錦濤為國家主席
2003年4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在全黨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等工作。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神州”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并安全著陸。
2005年1月5日-6日 中央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2005年4月29日 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北京舉行會談,這是60年來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正式會談。
2005年9月3日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
2005年10月12日一17日 我國自主研制的“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2006年月9日 中國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首屆成員。
2006年5月20日 三峽大壩全線建成。大壩全長2309米,達到海拔185米設計高程。
2006年7月1日 青藏鐵路全線建成通車。鐵路全長1956公里,最高點海拔5072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2006年11月4日—5日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舉行。
2007年6月3日 國務院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2007年7月1日 胡錦濤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就職典禮并發表講話。
2007年10月2日 2007年10月2日至10月11日,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在上海隆重舉行。
2008年年初,中國南方部分地區遭遇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在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領導下,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取得了抗災斗爭的勝利。
2008年5月12日 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級特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蹤,受災群眾1510萬人。在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領導下,我國迅速組織了歷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動員范圍最廣、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災活動,奪取了抗震救災斗爭的重大勝利。
2008年 8月8日—24日、9月6日—17日 北京成功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第十三屆殘奧會。
2008年9月25日—28日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我國航天員首次實施空間出艙活動。
2008年 11月5日 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針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會議決定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確定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到2010年底約投資4萬億元人民幣。
2008年12月15日 海峽兩岸分別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臺北、高雄、基隆等城市同時舉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郵的啟動和慶祝儀式。兩岸“三通”邁開歷史性步伐。
2008年12月26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2009年3月28日 西藏舉行首次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慶祝大會。此前,1月19日,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決議,決定每年3月28日為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2009年10月1日,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在天安門地區及長安街沿線舉行。
2010年 1月17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第三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2010年1月19日,中國公安部批準在海地地震中遇難的8名中國維和警察為烈士。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
4月15日,溫家寶飛抵青海玉樹地震災區,考察災情,慰問各族干部群眾,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4月21日,全國舉行哀悼活動,深切哀悼地震中遇難的同胞。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在中國舉行,創造了世界博覽會史上最大規模記錄。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十六屆亞運會在中國廣州舉行。